为加强对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的计量监管,提升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市场监管总局开展了2024年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专项监督检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检查基本情况 

此次监督检查采取“双随机、一公开”的形式,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署开展,共抽查企业6931家,对食品类、日用品类、农资建材类以及其他种类定量包装商品抽查共计20933批次,其中净含量标注合格20290批次,合格率为96.93%,比上年下降0.32个百分点;净含量检验合格20111批次,合格率为96.07%,下降0.52个百分点。 


二、检查结果分析 

从不同类型企业的情况看,此次抽查的346家大型企业的净含量标注合格率为98.52%,净含量检验合格率为99.43%;872家中型企业的净含量标注合格率为97.36%,净含量检验合格率为99.02%;5713家小型企业的净含量标注合格率为96.83%,净含量检验合格率为95.31%。大、中型企业的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标注合格率和检验合格率均高于小型企业。 


从商品类别看,食品类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标注合格率为97.93%,净含量检验合格率为96.98%;日用品类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标注合格率为94.71%,净含量检验合格率为94.71%;农资建材及其他类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标注合格率为95.37%,净含量检验合格率为94.96%。从此次抽查的25种具体定量包装商品看,净含量标注合格率达到95%以上的有20种,低于90%的有3种;净含量检验合格率达到95%以上的有17种,低于90%的有2种。其中,农膜、油漆涂料、建筑胶水的净含量标注合格率分别为84.38%、82.71%、79.17%,抽纸、农膜的净含量检验合格率分别为88.22%、81.25%,相对偏低。


与上年抽查情况相比,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标注合格率和检验合格率仍保持在95%以上,比较平稳。抽纸和合成洗涤剂的净含量标注合格率分别由87.97%、90.62%提升至91.23%、91.44%,种子的净含量检验合格率由90.30%提升至92.83%,监督检查整改成效明显。油漆涂料的净含量标注合格率和抽纸的净含量检验合格率与上年基本持平,仍低于90%;农膜的净含量标注合格率和检验合格率分别由96.00%、93.60%下降至84.38%、81.25%,在今后的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监管工作中需要加强关注。 


各商品种类具体情况如下:

2024年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专项监督检查情况通报(1).png

三、存在问题 

一是企业计量法治意识仍需加强。少数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法律意识不强、重视不够,对有关计量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理解存在偏差。部分企业为控制运营成本,降低了生产中的计量保障投入,致使企业生产计量保障体系存在缺失。部分种类定量包装商品此前较长时间未列入抽查范围,个别企业存在侥幸心理而疏于管理。 


二是计量监管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双随机”抽查中,部分地区企业信息数据滞后,对新增、停产、转产或搬迁的企业信息未实时更新,造成被抽查企业及样品数量未达到预期目标。有的地区检查未能兼顾产品生产周期、包装规格差异等问题,产品的代表性不够广泛。部分地区留样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增加了对不合格样品后处理的沟通成本,计量监督检查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是计量诚信体系的推行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部分地区推行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保证能力(C标志)自我承诺力度不够,企业自我声明取得C标志的积极性不高,使得C标志在市场上的影响有限,社会认知程度较低,尚未形成有效的市场推动机制。 


四、有关要求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持续做好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管工作,加强专项检查结果运用,不断健全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长效监管机制,持续提升计量监管效能。 


(一)持续加大计量监管力度。切实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民生计量工作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强化对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的计量监管,提升其计量保证能力。依据《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等规定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不合格生产企业依法进行后处理,限期整改,并到期进行复查。相关行政处罚信息按规定归集到信用监管平台,实施联合惩戒。 


(二)不断完善专项检查机制。维护好、利用好“检查对象数据库”和“执法检查人员数据库”等资源,持续更新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信息数据,为“双随机”抽查提供全面的信息化保障。进一步加强对基层执法人员的培训,提升计量监督管理和执法水平。不断完善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监督“双随机”抽查机制,结合实际情况优化抽查规则、完善抽查流程、合理确定抽查范围、时间、比例和频次,确保抽查工作客观、公正、有效。 


(三)加强定量包装计量法治宣传。积极利用“5·20”世界计量日、质量月等契机,加大对《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JJF1070—2023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宣贯培训力度,提升计量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增强企业计量法治意识,帮助企业强化计量管理基础、健全计量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计量技术机构的技术优势,针对企业计量技术难点,积极实施精准计量服务,协助企业不断提升产品净含量控制水平。 


(四)进一步营造诚信计量氛围。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持续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积极研究探索市场推动机制,大力推广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自我承诺,扩大C标志的市场影响力和社会认知度。